名列全球海缆榜单前三强亨通光电:光纤光缆与海洋业务共舞

时间: 2024-04-04 08:08:51 |   作者: 行业新闻

电缆型号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于2013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光纤光网、智能电网、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100强。

  公司产业布局全国13个省,在苏州拥有三座高科技产业园(光通信科技园、海洋国际产业园、光电线缆产业园)。产品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通信、电力、能源、海洋、航天及全球通信能源互联网系统集成工程。。

  公司依托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不 断打破国外垄断,在光纤通信、超高压海缆、硅光子及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一 批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强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制造项目,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两 化融合示范企业。

  截至2021年三季报,崔根良先生直接持股9.03%,通过控股亨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11.18%,合计持股20.21%,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汇安基金、苏州信托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华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1.72%、1.25%、0.91%、0.82%、0.69%,彰显长期资金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在通信网络业务板块,公司聚焦新一代通信产业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提升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集成能力,充分的发挥新一代绿色光纤预制棒自主技术及成本优势,持续提升通信网络业务市场竞争力,逐步的提升通信网络产品与运营服务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积极拓展光模块、智慧城市、量子保密通信等领域业务,打造集“产品-服务-运营”于一身的全产业链模式,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在能源互联业务板块,公司聚力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持续加大特高压输电装备、直流输电装备、海上风电、储能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以高端核心产品和装备为龙头,以系统成套解决方案和工程总包为两翼,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打造能源互联产业全价值链体系。

  在海洋产业板块,公司紧抓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围绕海洋电力传输、海底网络通信与海洋装备工程三大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整合与创新,紧紧把握海洋经济开发机遇期,不断 加强对海洋产业的研发技术与产业布局,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能源互联系统服务商与全球 跨洋通信系统集成业务领导者。

  收购华为海洋拓展国际海缆通信网络建设业务。2020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为投资持有的华为海洋51%股权。

  公司向华为投资非公开发行47,641,288 份股票,发行价为 14.75 元/股,并支付现金 30,116.1 万元,合计交易价格为 100,387 万元。华为海洋是一家国际先进的海缆通信网络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全球海缆通信网络的建设。

  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1年华为海洋已累计签约100余个海缆项目,项目范围覆盖全球。 本次交易可以充分的发挥公司与华为海洋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一方面,公司目前的海缆制造业务能够与华为海洋承接的各类国际海缆建设项目做全面配套,华为海洋稳定的项目来源能够逐步提升公司的海缆制造业务规模。

  另一方面,公司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身良好的客户资源以及近年来在国际化进程中获得的海外市场资源,协助华为海洋进一步拓展和争取更多的国际海缆市场份额。

  本次交易使得公司增加了国际海缆通信网络建设业务,有助于推动公司光通信产业板块从“产品供应商”向“全价值链集成服务商”转型。

  同时加速公司通信网络业务的国际化产业布局,逐步推动公司向“国际化企业”转型。

  2018年底我国光纤宽带接入网和 4G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基本完成,2019年5G建设尚未大规模启动,在未产生大量新建光纤网络的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缩减了固网建设的资本开支,致使2019年光纤光缆市场行情报价出现了短期下滑,导致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出现下降。

  2020年以来面对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冲击及国内光通信网络行业供需进一步调整的影响,公司进一步加大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产业的战略投入,取得积极进展,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速触底反弹。

  2021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受益于海上风电等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

  2021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至298.1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50.6%至13.16 亿元。

  3月15日公司发布2021年度经营情况简报,预计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10亿元,同比增长约 27%;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75亿元至15.85亿元,同比增长约 30%至 49%。

  分产品看,智能电网传输与系统集成业务为公司占比最大的细分业务,2020年智能电网业 务营业收入为130.64亿元,营收占比为 40.3%。

  由于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公司智能电网业务毛利率较低,2020年为14.6%。

  2018年以来,公司大力发展海洋业务,海洋电力通信与系统集成业务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 2.8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 33.14 亿,2020年海洋电力通信与系统集成业务营收占比为 10.2%。

  公司海洋业务毛利率较高,2015年以来维持在30% 以上,2020年达43.3%。

  由于2019年-2020年光纤光缆市场价格会出现了短期下滑,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出现下滑。

  2021年Q3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企稳回升,毛利率为16.5%,净利率为4.7%。

  公司销售费用率与财务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7.2%/2.1%。

  公司现金流状况整体稳定,2020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2亿元,投资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0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7亿元。

  根据工信部《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新建光缆线万公里,光缆线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 ICT 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消费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全球数据流量快速增长,网络带宽和海外市场通讯需求不断增加,光纤光缆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2.1.1. 2021 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达 2216GB,5G 建设与千兆宽带发展提升光纤需求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解读》,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13.36GB/户*月,其中 12月当月DOU达14.72GB/户,创历史新高。

  光纤光缆作为光通信网络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性能对于网络传输效率有一定的制衡作用。

  在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下,对于网络的传输容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网络扩容升级的过 程中,光纤需求将逐渐放量。

  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全年我国新建 5G 基站超过 65 万个,5G 基站总数量达 142.5 万个。

  2021年我国 5G 移动电线G 网络建设加快,实现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 98%的县城城区和 80%的乡镇镇区。

  我国 5G 基站总占全球的 60%以上,相当于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达到 10.1 个,比上年末提高近 1 倍,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 5G 网络。

  5G基站的接入、回传均需要用到光纤资源,光纤光缆是 5G 信息传输网络的重要基石。

  此外,国内 5G 规模建设采用独立组网的模式,亦将有利于光纤光缆行业发展。据智研咨询预计,我国 5G 光纤需求量保守估计将达到 1.92 亿芯公里,相较 4G 需求量显著提升。

  计划提出,到2021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2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 万户,建成20个以上千兆城市;

  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 4 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建成100个千兆城市。截至2021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36亿户,全年净增5224万户。

  其中,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4.98亿户,全年净增6385万户,占总用户数的93%,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3456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816万户。千兆宽带建设的提速亦将带来光纤需求量的增长。

  2018年中国厂商持续扩产,光纤预制棒产能增加,同时运营商建网速度放缓,中国最大光纤光缆采购商中国移动2018年采购量低于其年度计划,光纤光缆行业呈现供大于求景象。2019 年中国电信光纤光缆集采最高报价不超过2018年最高报价的40%,2020年最高报价同比下降 19%,光纤光缆价格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2021年9月中国移动启动2021-2022年普通光缆集中采购项目,本次集采普通光缆预估规 模为447.05万皮长公里,折合 1.432 亿芯公里,相比2020年规模提升了20%,相比2019年则提升了36%。

  最高投标限价为98.58 亿元(不含税),相比2020年的82.15亿元提升20%,光纤光缆价格在探底后已经企稳。

  2021年10月12日,中移动公布集采结果,中标的14家厂商成交均价约63.95元/芯公里,较2020年涨幅超50%,回升至2019年水平,V 型反转的趋势确定。

  根据中国电信公示的中国电信室外光缆(2021年)集中采购项目中标情况,20家中标厂商的平均投标单价超80元/芯公里,光纤光缆价格进一步上行。

  根据 QYResearch,德国计划2021年底实现99%的家庭能够接入高速互联网,包括农村地区。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同样出台国家政策,加快 FTTH 建设步伐,成为海外光纤光缆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据CRU预测,2021年全球光纤光缆需求预计将达5.35亿芯公里;我国光纤光缆需求量触底反弹,预计将达2.45亿芯公里。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光纤光缆市场规模 2026 年预计将增长至 5895 亿元,2021-2026 年 CAGR 达 9%。

  根据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公布的《2020 年全球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 10 强》,我国有 4 家企业进入了榜单,分别是长飞光纤、亨通光电、富通集团和烽火通信,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 9%、8%、7%、6%。

  我国能源中心和负荷中心呈现逆向分布的特点: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的“三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负荷中心却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跨区送电成了客观需求。

  相较于传统输电方式,特高压具有传输量大、线损小、输送距离远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能源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异地消纳问题。

  国家持续推进特高压建设,相关工程稳步推进。受益于基建刺激叠加环保需求,特高压工程 建设加速。

  特高压建设在经历 2019 年的投资节奏放缓之后将大规模全面重启,再次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

  截至 2021 年 6 月,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投运“14 交 16 直”特高压输电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线 万公里。

  根据中国能源报,“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 交 14 直”,涉及线 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 3.4 亿千伏安,总投资 3800 亿元。2022 年国家电网计划开工“10 交 3 直”共 13 条特高压线路。

  根据赛迪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特高压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配套环节所带动的总投 资规模超 3000 亿元,其中特高压产业投资规模近 1000 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 2000 亿元。

  到2022年,中国特高压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配套环节所带动的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达 到 4140 亿元;到 2025 年,特高压产业与其带动产业整体投资规模预计将达 5870 亿元。

  风电的诸多形式中,海上风电覆盖面积广、资源禀赋好、输送成本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 在发展海上风电上具备区域优势。

  从全球的海上风向来看,我国的海域处于日本暖流风带中,其空气变化具有风速大、规律性强以及主导风向稳定等特点。而且海风风速大、风功率密度高、风速稳定,可为大容量海上风机的输电提供稳定生产的基础,发电量是陆上风电场的 1.4 倍。

  在取代煤炭发电方面,海上风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相比,二氧化碳排放更少。

  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每安装 1GW 的海上风电,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 350 万吨。

  全球海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为 71TW,海上风能资源是全球电力需求的十倍以上,仅开发 1%的海上风能资源,就可以满足人类 10%的电力需求。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达 1690 万千瓦,同比增长 452.29%,是此前累计建成总规模的 1.8 倍。截至 2021 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 2638 千瓦,超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根据各省份发布的海上风电规划,“十四五”期间,预计广东省将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 1000 万千瓦,江苏省将新增超 909 万千瓦,山东省将新增 1000 万千瓦,浙江省将新增 450 万千瓦,海南省将新增 1230 万千瓦,广西省将新增 500 万千瓦。六大省份累计规划容量初 步测算超过 50GW,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超预期。

  海底电缆是海上风电项目开发重要环节,也是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较为主要的区别所在。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全球风电海底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为 119 亿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到 578 亿元,2020-2025年 CAGR 达 37.2%。

  国内海底电缆第一梯队企业为三家大型上市公司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东方电缆。考虑海缆行业壁垒和已有公司的先发优势,预计未来海缆行业格局将维持稳定。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全球领先绿色光棒生产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不断发挥成本、环保与质量的综合优势,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应用大数据平台持续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并通过在超低损耗光纤、特种光纤等产品的市场应用,在 5G 新基建浪潮中不断创新突破,助力 5G 基础设施建设,确立全球通信网络领域行业领先地位。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是目前通信网络产业中唯一具备“产品-服务-运营”全产业链的公司。

  在通信网络业务中,公司可提供光棒光纤、气吹微缆、高密度光纤柔性接入、宽带移动通信 用射频拉远、周界安防监测、隧道火灾监测、数据中心千兆ODN、分布式光纤测温、光缆 子系统 RFID射频识别、EPC总包系统等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的400G大容量超低损耗光纤入围“国家工业强基工程”;基于网络重构千兆ODN结局方案应用在运营商与数据中心项目中。

  在2021中国数字赋能经济大会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2021年度电子信息竞争力前百家企业名单和报告,亨通集团继续蝉联该榜单,排名第12名,较上年前进3位。在《2021年全球线强榜单》中,公司位列第三名,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一。

  在电力特种产品方面,公司除了在电网市场继续发力,通过差异化市场竞争,重点向特种电缆分布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筑、轨道交通、新能源及电气装备等市场深度转型,在细分特种电缆领域寻求突破。

  公司将继续全面展开与国网、南网、五大发电集团等各大输配电、发电能源商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在国网、南网的市场地位,同时做好新能源、轨道交通、建筑地产等行业市场开发,做深做强客户关系,推进公司向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2020年公司成功获取“港口与海岸专业承包”资质,“亨通一航”号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顺利下水,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海上风电施工领域的竞争优势。

  2020年全年新中标海缆订单创历史新高,陆续中标华能、国家电投、龙源江苏、浙能 220kV 海缆等大型重点项目;2021年接连中标中国电建、中海石油多个海缆项目。

  2021年以来公司海底电缆、海上风电工程业务、特种电缆产品均同比实现了较大的增幅,在全球能源互联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21年上半年,公司刷新了超大直径 III 型嵌岩单桩钻孔施工记录,为海上风电深远海探索提供了技术保障。

  2021年 5 月,公司“华电稳强”号风电平台项目组在广东阳江海域完成 12 台明阳智能 6.45 兆瓦风机安装,创造了中国海上风电大兆瓦机组单月单作业面安装新纪录。

  2021年6 月,公司成功交付了国家电投湛江徐闻项目第二回 220kV (3*1000 ㎜²)大长度、大截面海缆,这是国内首次完成大长度(40 公里以上)、大截面(1000 ㎜²)三芯 220kV 海缆项目的生产交付。

  2022年 3 月,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中标“越南金瓯海上风电项目”、“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海缆检测及维修框架协议采购项目”、“沙特红海海缆项目”和“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老油田改造项目 35kV 海底电缆采购项目”,中标总金额达 14.43 亿元(含税)。

  截至2022年 3 月,公司合计拥有海底电缆生产、敷设、风机安装等海洋电力项目在手订单金额约 30.42 亿元。

  在《2021年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 10 强榜单》中,公司位列第三名,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一。

  2020年公司承建了全球第一座半潜式漂浮海上风力发电场——葡萄牙海上浮式风电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也填补了中国企业在欧洲总包海上风电输出系统建设维护项目上的空白。

  公司成功布局漂浮海上风电市场,以技术创新的实力,在海上浮式风电建设领域实现了从制造商向集成服务商的跨越。

  2021年 11 月,由公司承接的越南市场首个海缆 EPC 总包项目,越南茶荣 II 号(48MW)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顺利竣工并投运。

  由公司全资投资的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全长15,800公里,通过连接中巴跨境陆地光缆,PEACE海缆系统将成为连接中国和非洲、中国和欧洲距离最短的海缆路由,并大大降低时延,极大满足中国到欧洲、非洲迅速增加的国际业务流量需求,促进中国国际海缆的发展。

  在建设进度方面,公司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克服疫情影响继续推动,陆续完成骨干线路登陆合作开发的,并积极开展和推进相关海缆、设备生产制造和系统集成,登陆站设备安装和测试、海上施工等工作。

  该项目成功实施后将实现公司从海底光缆生产制造向海底光缆系统运营的延伸,进一步推动公司光通信产业从“制造型企业”向“平台服务型企业”的战略转型。2021年 10 月,PEACE地中海段成功登陆欧洲信息枢纽城市—法国马赛,将为欧洲带来更丰富的数字连接服务。国内唯一全产业链公司。

  公司围绕“海洋强国”建设的发展战略,紧紧把握海洋经济开发机遇期,持续加大对海洋通信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

  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成功收购华为海洋,新增全球跨洋海缆通信网络的建设业务,进一步完善海洋产业布局,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Repeater、Branching Units研发制造及跨洋通信网络解决方案(桌面研究、网络规划、水下勘察与施工许可、光缆与设备生产、系统集成、海上安装沉放、维护与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公司。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数已累计突破40,000公里。

  公司“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深 海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制,形成成套装备,为国家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的海缆通信系统、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基于硅光技术,公司已成功推出国内第一台 3.2T CPO工作样机,其采用了核心交换芯片与光引擎在同一高速主板上的协同封装,缩短了光电转换功能到核心交换芯片的距离,从而达到缩短高速电通道链路,改善系统功耗的作用,这也是公司 400G DR4 硅光模块全面部署后的又一个重要技术里程碑。

  作为下一代板上光互联的主流解决方案,CPO 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前景广阔。

  2021 年 6 月,公司在 2021 OFC 光纤通讯展览会上发布并展示了 800G QSFP-DD800 DR8 可插拔光模块;该光模块由于其空间狭小,在布局、信号完整性和热管理等方面被认为是光模块设计中极具挑战性的。

  公司还入选了中国电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T 比特级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400G 高速光模块、100G 高速光模块)项目,成为该项目 400G 光模块唯一提供商。

  积极布局量子通信产业。量子通信技术被普遍认为是全球下一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公司拥有国家商用密码产品开发生产资质、国家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增值电信业务经营 许可证(ISP)、通信工程设计甲级资质、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甲级资质等各项资质认证,致力于推动量子通信的产业化。

  2019年公司承建国内首条由电信运营商与量子保密通信方案提供商合建的量子干线“京雄量子加密通信干线”。公司已规划与承建“长三角量子保密通信环网”和“京津冀量子保密通信环网”。其中宁苏通量子干线、京雄量子干线年公司参与了国家首批量子密码行业标准制定,彰显公司实力。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

  当前我国城市正处于新旧治理模式交替,城镇人口快速上升,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阶段,智慧城市的出现和建设发展顺应了我国政策、社会、技术和实践背景。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AI 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不再只是信息互联网化,而是人工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集合。

  公司充分发挥在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领域的产品及系统集成优势能力,聚力在智慧水利、智慧城市工控信息安全以及智慧城市 ICT 基础设施领域发展。

  收购华海通信后,公司进一步提升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设计与信息系统集成及项目管理能力。

  2021 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加强在全国的智慧城市业务布局,在广东、陕西等地签约多个项目,在手订单充足。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智慧城市集成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城市智慧化发展。

  研发实力雄厚。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进 IPD 研发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研发全流程设计。在 5G 光纤通信、量子保密通信、硅光模块、海洋超高压直流输电、海上风电工程与运营等领域拥有行业领先技术。

  亨通拥有 1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 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 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 个院士工作站、7 个国家 CNAS 认可及省重点实验室、39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及 29 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申报发明专利,截至 2021 年 H1,亨通累计发布各类标准 353 项,拥有发明专利 622 项、国际专利 33 项。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2020 年公司共有研发人员 3058 人,占总员工数 20%。2021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8.20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3.0%。

  在海洋通信领域,公司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充分彰显公司在海洋通信领域的领先水平和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能力,是公司“海底光缆系统”在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之后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在能源互联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超柔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实现国际领先水平,50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优秀的研发实力将为公司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电力电缆业务:“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 交 14 直”,涉及线 万余公里,变电换流容量 3.4 亿千伏安,总投资 3800 亿元。特高压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将有力推动导线、陆缆、控制电缆等需求的提升。公司具备目前国际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 1000kV AC 和±1100kV DC 的电缆系统电气型式试验的超级试验验证能力,与国网、南网、五大发电集团等各大输配电、发电能源商有较长时间的合作,市场地位稳固。我们预计公司此业务 21-23 年营收将保持较快速的增长。

  (2)光纤光缆业务: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光纤光缆市场规模2026年预计将增长 至 5895 亿元,2021-2026 年 CAGR 达 9%。在中国移动2021-2022年普通光缆集中采购项 目中,公司中标13.97%排名第三;在中国移动2022-2023年普通光缆集中采购项目中,公司中标 40%排名第一。公司在光纤光缆市场屡获大单,发展前景广阔。我们预计公司此业务 21-23 年营收稳中有增。

  (3)海洋业务: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风电海底电缆行业市场规模为 60 亿元,同比上涨 53.85%,预计到2025年我国风电海底电缆市场规模将达到 254 亿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数已累计突破 40,000 公里。

  2020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成功收购华为海洋,新增全球跨洋海缆通信网络的建设业务,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Repeater、Branching Units 研发制造及跨洋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公司。我们预计公司此业务 21-23 年营收将继续迅速增加。

  4、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能源互联产业的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铜、铝等大宗商品。 铜、铝作为基础性原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潜在风险。

  5、汇率波动的风险。随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深入推动,近几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快速 增长,同时,公司通过海外并购以及新建产业基地,以不同货币计价的海外资产也在迅速增加,因此当汇率出现较动时,汇兑损益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